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今年以来,丘北县八道哨乡白脸山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宁同志总结推广国家5A级景区的仙人洞村典型经验做法指示精神,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筑产业振兴发展、多元文化融合、普法强基治理四篇文章,着力打造白脸山生态文明示范村,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因地制宜,做好民居改造提升文章
白脸山村党支部充分汲取仙人洞村创新建设经验,并借助“文山州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百千万”示范工程要求,结合该村建设要求,对照撒尼族传统建筑风格,由党员和村小组干部带头示范开展民房改造,推进残垣断壁、围墙、耳房拆除工作,大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家家户户建设特色民居。截至目前,全村民居改造72户,村庄绿化11000平方米,建设民俗文化墙1161平方米,田园休闲观光带5000平方米,民族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民族特色风雨亭、村标等10个村内特色景观点,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党建引领,写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文章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党支部书记“标杆”效应作用,带领党员、村干部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探索出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新路径。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观赏荷及独具特色的民宿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开办申请建成民族特色农家乐和民宿11户,年收入可达300余万元,带动150多人就近务工。同时,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利用抖音直播平台、村内村外搭台、租赁商铺等方式进行农特产品销售,并开办游客特色小吃消费一条街,截至9月初,村集体经济综合预计增收75.2万元,可实现户均增收10万余元,实现村民致富有盼头。
多元融合,写好“引凤”民俗文化文章
讲好文旅融合民族文化故事,引进旅游文化经典元素,“筑巢引凤”激活项目村百度大网盘。继续传承弘扬民族节日文化,扩大宣传花脸节、彝族支系撒尼族“密枝节”、弦子舞文化、“桃花水母”打跳等民族文化特色乡村旅游,挖掘祭祀神雕、撒尼歌舞、传统刺绣等非遗文化传承,鼓励群众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通过文旅融合的科学谋划,吸引3万余名游客到村内住宿、购物,产生500万元经济效益。成立文化产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发本土民族服饰、手工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对外销售1000件,销售额10万余元。
文化助力基层治理,做好“德治美”法治大文章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科学选派优秀两委人才,带头示范开展基层党组织阵地文化建设,围绕以“村规民约治村、一约四会治村”等村规村矩,以制度塑形。在推进全村各项工作中,吸纳村内党员、共青团员、巾帼志愿文艺宣传队等人来带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感受基层文化共治魅力,切实让村民提高文明意识。将“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规守法、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爱护环境”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确保“约”出好习惯,“约”出好家风。强化群众自主自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文明乡风在白脸山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钱荣俊 马卫忠)
2023年09月14日 10:30
2023年09月13日 17:32
2023年09月13日 16:45
2023年09月13日 16:18
2023年09月13日 15:40
2023年09月13日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