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之干 | 砚山:走好“砚菜”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1-11 23:36:2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1年,砚山县被确定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20个“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之一。砚山县始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打造现代农业为方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不断拓展“砚山蔬菜”的绿色发展道路,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走规模化产业发展之路

  发挥优势,打造规模化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砚山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在各乡(镇)基本形成1—2个支柱产业或产业集群,同时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不断发展壮大以蔬菜等为主的高原特色种植业。建设集中连片蔬菜规模化示范基地,集中流转土地4万余亩,辐射平远、稼依、江那、者腊、干河、阿猛等乡(镇),解决零星种植形不成规模生产的现状;实行生产、冷藏,外销一体化运作,畅销两广、香港、澳门、新加坡、马尔代夫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蔬菜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砚山已成为文山州内第一大蔬菜种植基地县和外销商品蔬菜销售县。

  找准模式,引领示范起作用。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优先扶持培育一批、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培育新兴合作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规范化引领农户生产种植。2021年,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48家(其中:省级11家,州级16家,县级32家),登记注册正常运行合作社427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1个,州级35个,县级76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69家。全县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4102户全部实现“双绑”利益联结,帮助1万余户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增收3亿元以上;全县10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底均可达5万元以上,最高的可超过50万元。

  走“绿色”化健康发展之路

  坚持生产基地绿色化。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成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特色种植基地,基地建设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质量、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深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有机认证、农业清洁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建立完善绿色有机基地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全县共认证绿色食品面积2.42万亩,建成省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个、州级绿色有机蔬菜基地4个。

  坚持产品安全追溯化。持续巩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健全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名录,把全县“三品一标”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构建全程“看得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源头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溯源机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管理,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走品牌化宣传销售之路

  着力打造本土品牌。不断引进新型品种,提升蔬菜种植和生产技术,同时帮助、指导企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能力,增强质量意识,指导企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证,着力加强品牌化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比较收益。积极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注册品牌商标、绿色食品认证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在销售时注重统一使用“砚山蔬菜”品牌封口胶和注册商标,提升“砚山蔬菜”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市场外向度不断扩大。全县获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企业24家、产品123个。“云松南”牌奶白菜、上海青和中康公司“我走鲜”牌水果番茄、水果甜椒先后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菜”称号,全力打造绿色产业兴旺推进砚山乡村振兴样板。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做好蔬菜产业品牌的培育和宣传推介,切实提升砚山蔬菜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依托抖音、微博、蔬菜博览会、种业博览会等新型平台和媒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推介砚山蔬菜,着力宣传砚山蔬菜品牌。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战略,主动对接优势平台,用好互联网,探索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策划有效销售策略,打造特色农产品。

  (来源:乡村振兴指挥部)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