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亮相“COP15春城之邀”,分享石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9-30 09:01:3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9月27日上午,“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山专场举行。

  发布会上,文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先祥与大家分享了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与成效。

  多年来,文山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今天的文山,水清岸绿、天蓝景美,生态环境优美宜人

  文山坚决把生态环境作为关系党的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的优质环境,描绘了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生态画卷。

  全州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4%,地表水优良水体达100%,重点河流、湖泊水质优良率达100%,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持续提升。

  今天的文山,万物共生、各得其所,生态保护成果丰硕

  文山是我国典型喀斯特地貌核心区,孕育了喀斯特山地特有植被,保存了许多同域地理隔离分化的特有物种,是国家生物多样性宝库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全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和物种遗传基因库,更是外来有害生物、疫病的天然阻隔屏障,在全球广受第四纪大陆冰川侵袭时,许多植物区系没有发生较大动荡,从而成为全球生物界冰期“避难所”,是古老特有植物和古老孑遗植物分布中心。

  目前,已掌握的野生植物种类共有华盖木、蒜头果、蚬木等332科948属4504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4种;有蜂猴、倭蜂猴、短尾猴、巨蜥等珍稀动物。

  今天的文山,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文山是我国甚至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特征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是云南省乃至滇黔桂地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地方。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了“六子登科”的世界石漠化治理经验,文山已经成为喀斯特上的绿洲,生物多样性的天堂。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29%,有湿地面积43.05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4.21%,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89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421.85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26.81%;建成1个国家级、6个省级、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32个自然保护地。

  今天的文山,花果飘香、绿洲遍地,生态产业竞相迸发

  文山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战略部署,创新生态产业发展路径,着力建设世界“三七之都”、现代农业示范区、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条独具文山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2020年三七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32亿元。

  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完成“六个100工程”示范园建设117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3个,获得“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认定14个,文山市、砚山县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砚山县创建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普者黑5A级景区和8个4A级、31个3A级景区,2020年接待游客超过36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6.93亿元。

  在记者提问环节,针对近年来文山州在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和经验?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方面取得哪些成效?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刀锦祥就记者提问作出了详细解答。(来源:文山日报记者  曾炜炜  唐雪娇)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