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广南唯一”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1-05-24 10:06:1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激情五月,阳光明媚,百花争艳。5月21日下午,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利用宣传活动在广南县拉开序幕。

  此次宣传活动以“保护野生动植物 构建美丽云南 助力COP15”为主题,助力《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行动,持续以“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新时代广南作风,提升广南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外界了解广南蒜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擦亮“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名片,助推广南“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县委书记芶开波介绍,近年来,广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治理,认真践行生态优生、保护优先的新发展理念,扛好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大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抢救保护及生物生态安全管理,全县典型生物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守住了广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筑牢了生物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目前,广南县共有野生动物6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木本种子植物有91科、272属、400 余种,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 12种、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8种。在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中,广南县以“神树”(蒜头果)“仙草”(铁皮石斛)”最为独特。特别是神经酸树(蒜头果),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属广南居多,境内胸径5CM以上野生蒜头果分布达38215株以上,已新植蒜头果2.4万亩,野生蒜头果年均鲜果产量达80余吨。2017年广南县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列为省级蒜头果林木种质资源库,是全省唯一蒜头果种质资源库内的县区,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广南唯一”。

  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荣聪主持,县委常委、副县长徐钰介绍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省、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领导讲话,部分媒体记者就广南蒜头果科研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作用发挥、野生蒜头果保护、蒜头果回归种植成效以及广南“十四五”蒜头果产业发展规划等话题,向参会领导及专家进行现场提问和交流。

  此次宣传活动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共广南县委、广南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省收容救护中心、州林业和草原局、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文山种苗站等相关部门领导,经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网、澎湃新闻等12家中央、省、州、县级主流新闻媒体参加媒体见面会。

  近年来,广南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前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59.51%和88.61%,建成一批森林乡村,负氧离子含量年平均浓度超过5000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 75%,2020年被国家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20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今年4月,又荣获“艾里缇斯奖——中国最美原生态康养旅游县”称号,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进一步得到全社会赞扬和认同。

  据了解,广南县采取野生蒜头果资源普查和主要生境研究、加大保护小区建设力度、建设蒜头果种质资源库、规范果实采收等措施,加大野生蒜头果资源保护。在旧莫乡安勒村、岩腊村,董堡乡牡露村,曙光乡拖董村建成1500亩的保护区,保护野生蒜头果资源1654株;在曙光乡拖董村和旧莫乡岩腊村建成了2000亩蒜头果种质资源库和良种采种林分,2018年通过州林业和草原局和省林业和草原局审批;出台蒜头果种子收购保护办法,根据国家保护植物相关条例和规定,加大乱采滥伐、抢采盗采、倒卖种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将全县野生蒜头果资源以每株为单位分解压实护林员管护任务,确保现有野生蒜头果资源不遭破坏。

  同时,广南县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研院校合作,完成蒜头果主要生境因子研究,解决蒜头果种苗培育、移栽技术瓶颈,开展蒜头果回归种植移栽,并加大蒜头果产品研发。依托省林草科学院油茶研究所、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等多家科研医疗机构,开展绿色生物大健康产品研发,建立了“云南省本力登院士工作站”“云南广南石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南石漠化区经济生态树种培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蒜头果研究开发中心”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系统开展了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在蒜头果保护、种子采收、沙藏、苗木培育、造林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省林草科学院油茶研究所通过多年技术攻关,使蒜头果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采用嫩枝芽苗砧嫁接,解决了蒜头果无性繁育技术。通过采用沙藏开裂萌发种子或幼苗四月底造林,使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现年可量化培育蒜头果苗木200万株。

  2017年以来,广南县依托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以广南县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贝木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组建成立了广南县蒜头果产业联合总社,全面构建广南县蒜头果产业“四梁八柱”总体架构,采取“政府+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蒜头果基地建设模式,加快蒜头果产业基地建设,现全县完成蒜头果回归种植2.4万亩。同时,广南县开展“育种、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深加工,取得了蒜头果高纯神经酸提取生产技术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98.2%高纯神经酸的工厂化生产。开发的神经酸凝胶和压片糖果两款产品已投放市场,上线销售,正在开展多元化产品结构和神经酸临床试用等研发工作。

  知识链接:

  蒜头果开发价值小常识:

  一、蒜头果属铁青树科蒜头果属,是我国特有的单属单种双子叶植物珍稀濒危孑遗植物,1987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91年收入《中国植物红皮书》,1999年进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属保护濒危保护植物,国家极小种群保护物种,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在20个保护物种中蒜头果排名第11位,木本植物排名第1位。

  二、蒜头果中神经酸含量是众多植物中的佼佼者,广南蒜头果仁中含油率为64.5%,油的脂肪酸组成为神经酸,占比67%。大量医学研究证明,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核心天然成分,对提高脑神经的活跃程度,防止脑神经衰老有很大作用。

  三、蒜头果毒蛋白是蒜头果种仁中分离及纯化出的一种新型蛋白质,是一类有酶活性的有毒蛋白质,对人和动物有强烈毒性。云南大学医药学院研究表明,蒜头果蛋白对人宫颈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说明蒜头果蛋白具有用于免疫毒素治疗癌症的应用前景,为研制新一代抗肿瘤药物打下了基础。

  四、可作加工木材。蒜头果是高大乔木,树干通直,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木材纹理较好、密度大、耐腐蚀、不裂不翘,是家具、船舶等上好材料,是国家珍贵用材树种,市场价每立方4000元左右。(胡 俊   卢永成)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