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五珠乡出实招书写脱贫答卷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11-03 02:23:4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稻黄菊香秋意浓,又到一年丰收季,脱贫攻坚战也到了收官盘点的关键时刻。通过近年来持续精准施策、聚力攻坚,广南县五珠乡一批又一批贫困村旧貌变新颜,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过上了蒸蒸日上的红火生活……

  产业扶贫,造血增收

  五珠乡地处广南县西南部,面积257平方公里。全乡6个行政村均是贫困村,其中3个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11户5536人。

  贫困群众为什么穷?就是贫在没有资金,困在没有产业、技术、销售路子。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五珠乡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通过产业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五珠乡党委书记周尉鸿介绍说,“我们坚持把落实县委产业发展‘四梁八柱’体系作为决胜总攻的突破口,结合五珠实际,提出‘百千万’产业发展思路,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广南县绿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全乡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产业+积分’收益分配模式,积分越高的群众收益就越多。”

  除了引进企业,五珠乡还引导6个贫困村成立19个农民专业种养合作社,鼓励贫困群众参与经营和管理。通过先富带后富,一个个贫困户成为种养能手,成功摘掉贫困帽,有的甚至成为致富带头人。目前,全乡建立种养基地5个,形成了烤烟、中药材、水生蔬菜、高峰牛、生猪等特色产业,其中,种植烤烟6673亩,中药材1038.22亩,水生蔬菜700亩,高峰牛出栏114头、生猪存栏一百余头。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收益369.06万元,通过村集体经济收益考核管理办法获得二次分配收益39.6535万元,全乡档卡户户均生产经营性综合收益达5060.76元。

  “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我们发展产业,还可以在里面务工,让我的生活更富裕了!”刚领到钱的红石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显能开心地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

  支部引领,智志双扶

  如何做到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脱贫?五珠乡把支部建到合作社,把扶贫车间建在了村民家门口,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在这里务工包吃中餐,月均工资15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五珠村村民徐金仙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徐金仙的丈夫患病不能做重活,还有1个小孩在上学。此前,她家全靠她在家种庄稼为生,家里经济拮据,一家3口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吃穿都成问题。

  2017年,得益于就业扶贫政策,五珠乡鑫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扶贫车间。徐金仙通过培训,顺利进入村里的扶贫车间工作。

  “我们家能脱贫多亏了村里开办的扶贫车间。”徐金仙家不仅脱了贫,还住上了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五珠乡积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贫穷问题,贫困户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周尉鸿说。

  为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率,五珠乡坚持以“提素质、促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1527人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专题引导培训782人次。创新搭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等支部引领工作平台,先后成立了有机蔬菜产业扶贫车间党支部、新天利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鑫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引导和支持无法外出务工的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抓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促党建的双赢目标,企业有效益,群众脱贫致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

  易地搬迁,搬出幸福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也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五珠乡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标,科学系统规划、扎实推进建设、优化管理服务。

  走进五珠乡七星村,一栋栋新房映入眼帘。村里道路干净整洁,新农村、新风尚、新气象的画面徐徐展开,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舒适惬意。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家2017年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盖起了新房。”见到村民闫忠国时,他正在进行大扫除。搬进新家的闫忠国养成个好习惯,每天起床后把房前屋后打扫一遍,提醒周边村民不要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敞养家畜家禽。他家也因此被村里评为清洁卫生模范户。

  闫忠国老家交通不便,搬出来之前他也有过顾虑:“能否住得好?靠什么谋生?”

  针对闫忠国的担忧,五珠乡因地制宜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帮”“一户一策”,强化就业创业和产业发展,搬迁群众从“不愿搬”到“乐意搬”,搬出稳稳的幸福。据统计,截止目前,五珠乡共完成易地搬迁安置340户1468人。

  近年来,五珠乡咬定“应修尽修、应改尽改,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目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06户。一套套农村安居房,见证着五珠乡党委、政府务实为民的公仆情怀。

  完善基础,增强后劲

  贫困群众大部分生活在偏远山区,资源缺乏、基础滞后,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增强了他们长久持续降成本、增产增收的后劲。

  “五珠乡始终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重要指标,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切实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周尉鸿说。

  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五珠乡大力支持各村修路、新建饮水项目、电力改造、整治环境卫生等。2016年以来,整合资金1900余万元,建成覆盖4个村委会23个村小组连片供水项目,解决130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补助资金189万元,新建小水窖225口,整合项目资金134.45万元,修复自来水工程16件,实现健康饮水全覆盖。整合资金1.135亿元,实施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进村道路硬化121.29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整合资金654.19万元,完成6个行政村45个村小组新建活动室。全乡97个村小组均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和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达100%。6个行政村均通宽带网络。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五珠乡还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2016年以来,改扩建中小学校舍34795平方米,新增幼儿园教学用房570平方米,全乡义务教育学校8所,有在校生3993人,其中,档卡户家庭学生832人,均享受“两免一补”等教育扶贫政策,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辍学。建成标准化卫生室6个,乡村执业医生配备、每千人病床配备1.2张病全部达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1.0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病、大病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目前,五珠乡1211户5536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4.09%降为0。(刘  锐)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