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 广南县产业扶贫见闻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6-01 14:45:2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老天不养懒人,只要勤快,在哪里都能苦得钱!”2020年3月27日一早,广南县南屏镇坝聋村委会长湾村小组村民张莲桂和同村的10多人出门,步行4公里左右,到广南君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摘黑木耳,合作社提供免费午饭,这样一天她们有80元的务工收入。

  合作社负责人鲁之刚介绍,常年用工需求在100人以上,都是附近的村民,政府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00万元,连接广南县南屏镇的5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年可以拿到400元左右的分红。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广南县坚持市场思维,算细账、讲效益,着力打造稳固的产业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撑起钱袋子,走出新路子,过上好日子。

  做上“稳赚不赔”的生意

  “不能照搬照抄,怕‘水土不服’,必须因地制宜。”省纪委省监委派驻广南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徐以民说,产业扶贫政策和资金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怎样用好用活,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广南高峰牛肉质上乘,在当地有“黄金牛”的美誉,一头成品牛可卖到上万元,但由于交通闭塞,运输成本大,以前都是以群众散养为主,加之市场消息不对称等原因,好口碑并没有换来好价钱。

  随着脱贫进程加快,莲城镇岜夺村委会的村庄道路不断改善,在外承揽建筑小工程的村民刘乾龙看到了商机,2016年回乡办养牛场,逐步扩大规模,收益可观。

  2018年9月,以岜夺村1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名义申请的产业扶持资金330万元入股刘乾龙的养牛场,成立了广南县豪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广南县“政府+农投公司+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产业投融机制的示范点。

  同时,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临时用工、种青贮饲料等方式增加收入。朱金良一家4口人,他因患慢性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但去年一年种植青贮饲料就卖了2万多元,分红也有5000多元。

  目前,岜夺村试点经验逐步推广到莲城、旧莫、八宝、五珠、者兔、者太等乡镇,2个龙头企业、25个合作社搭建产业化发展平台,带动50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高峰牛养殖,每年户均增收近2000元,逐步形成了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都受益的“红利式”产业发展格局。

  在板蚌乡麻栗村委会沃柑种植基地,负责人幸志芳指着满山的翠绿说,种了700多亩,投入600多万元,每亩享受了国家150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麻栗、平老两个村委会各投了30万元的“入伙费”,等两年沃柑上市后,按照签订的产业收益资金分配协议,每个村可以从210亩沃柑的销售收入中分利12%。

  为进一步规避风险,去年11月,广南县政府专门制定了《广南县产业扶贫资金风险防控实施办法》,明确资金类型及使用范围、风险防控主体、风险类别及表现形式、风险防控措施等内容,要求完善监督检查机制,随时掌握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因工作疏忽导致资金流失的,严肃追究责任。

  消除“换不来钱”的顾虑

  云南安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采购的何庭刚介绍说,他们公司负责全县中小学的食品配送,与县内的44个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合作社指导5000多户群众发展种养产业,只要产品达标,就不愁卖。

  老百姓长期跟土地打交道,栽什么赚钱,养什么好卖,他们心里都有谱,但农业生产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有的产业培育起来要花几年时间,受市场行情、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如果出现销售问题,损失也会不小。

  近年来,广南县积极对接市场主体、延长产业链条、完善担保体系、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抱团式”产业发展格局,解决资金和技术,尤其是生产环节之后的加工和销售问题,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让群众摸得清市场、看得见希望,消除了“换不来钱”的顾虑,极大地刺激了老百姓大力发展生产的主观能动性。

  板蚌乡麻栗村委会大坪村小组的王树祥说,自己是共产党员,以前还当过村小组长,2016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觉得很丢人,心里总想着要怎样才能尽快脱贫。去东莞打过工,但顾不了家,在家养过猪,但收入不好,后来贷款养了羊,逐步探索出一些心得,去年就赚了20万元。

  看着马上就要完工的三层小洋楼,王树祥一家人满脸的笑容。他表示,要把自己养羊的经验分享给寨子里的群众,带着苗族同胞一起脱贫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产业平台搭起来了,关键是发动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正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在广南县农科局产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3月份的6项重点工作提示,其中第二项是:对扶贫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压实责任,规范建立协议、务工、订单等相关台账。据产业办负责人农宏介绍,农科局派出了18支产业扶贫攻坚队,常驻在18个乡镇,把产业脱贫上升到歼灭战的高度来推进。

  激活“我要发展”的动力

  “去年每家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讲起村里的蜜橘产业,坝美镇革乍村委会中寨村小组党支部书记任树强底气很足。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该村的蜜橘比其他地方要早上市1个月,年年都能卖出好价钱。

  任树强介绍说,村里54户农户都种了蜜橘,多的有50多亩,带动周边9个村小组,规模达到了1100亩,一些农户还尝试着种了枇杷,准备再闯闯市场,进山的产业路都是村民自己出钱修的,没有跟政府伸过手。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产业发展上做“加法”,是为了在脱贫攻坚上做“减法”。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小额贷款或个人出资入股、参与务工、参与种养等方式参与企业、合作社发展,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参与、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稳定脱贫、长期受益。

  到2019年底,全县的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269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23457人实现全覆盖,产业扶贫项目收益9325万元,户均收益2622元。

  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背后,是理念的变革,更是实践的创新。富裕的不仅仅是贫困群众的钱包,还有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骆礼洪,曙光乡空山村委会新卡库村小组特色产业党支部党员,租地10亩试种韭黄。梁隆福,底圩乡叮当村委会石龙村小组人,身残志坚,2019年仅到柠檬基地务工就收入3万元,在“无声的世界”里,活出了别样的精彩。陆道聪,八宝镇河野村委会河道村人,在当地龙头企业打工丰富了种植技术。幸维政,90后,南屏镇干沟村委会格糯村小组人,2017年回乡创业,成为广南顺兴民族手工艺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

  贫穷的阴霾散去,春光正好,一颗一颗汗水浸进大地。产业扶贫的示范带动效应,正在广南人的内心深处发酵,催生出一幕幕可喜的变化,是一树一树的油茶花开,是一群一群的牛羊撒欢。(《云南纪检监察》杂志)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