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下深山 住上洋楼 —— 广南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6-01 14:41:0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18年底,任开燕一家从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龙补村小组搬到了现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岜夺新村。不等不靠,他家发展起了砂糖橘、中草药种植,年收入6万元……

  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广南县像任开燕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入住2102户9715人、搬迁入住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旧房拆除1954户、旧房拆除率93%。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广南县大力推进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把搬迁安置点打造成为群众宜居宜业新家园,实现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 住进安居房

  从山里找到树根、石头等盆景用料拿到县城卖掉,每天能有100元到200元不等的收入,回到岜夺新村的家里,王正权和妻子感到踏实。

  谁能想到,一年多以前,王正权一家还居无定所。

  因家中贫困,20岁不到王正权就外出务工去了。2012年,王正权和妻子童造芳结了婚,偶尔回一次岜夺村也只能借住在亲戚家。即便是第一个孩子降生时还是没能力建新房,一家人只能在县城租房暂住。

  2018年,省纪委省监委挂钩帮扶广南县深度贫困村岜夺村以来,通过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建设,让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一步搬进新房子。王正权家就是2018年10月拎包入住的岜夺新村新家。

  “然而,一开始,并不是户户都同意搬迁。”省纪委省监委驻岜夺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如军告诉记者。

  侯贵荣一家居住的奎冇村石漠化严重、没有水、不通路,一家14口人住着漏风漏雨的杈杈房,从省、州、县、镇的工作队员到村组干部,做了不计其数的工作,一家人就是不愿搬。

  2018年受台风山竹影响,当地雨大风大,“那是一个星期六,工作队员连夜蹚水去给他家搭帐篷,凌晨2点将他家的物品搬到了安置点。”孙如军介绍。

  岜夺新村安置点涉及9个自然村的群众,“几乎都是靠工作队队员和村组干部们一户一户、一次一次上门做通了工作才肯搬的。”孙如军说。

  一年多来,通过不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手把手带领整治人居环境、激发内生动力,村集体经济“破零”,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全村初步形成了多元增收渠道。“如今跟他们开玩笑让他们回老宅住,都不愿回去了。”孙如军说。

  走进王正权家,屋内干净整洁,花瓶里插着鲜花,洗衣机、电磁炉、电视、饮水机等一应俱全,门前的一小块菜地里薄荷、青菜长得粗壮。2019年7月,王正权夫妇买了一辆小轿车,10月,一家人还被文山州评定为州级“光荣脱贫户”。

  稳得住 新家更宜居

  住进约100平方米的新居,李兴仙打心里高兴,说话做事都有劲。

  李兴仙家是珠街镇小阿章村下龙潭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于2019年10月搬到了县城,免费住进了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之前,李兴仙两口子外出打工16年,为了供2个孩子上学,家里把4头牛、1头骡子和几头猪卖了,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如今夫妻俩已决定不外出打工,“家门口就能打工,饿不着。”李兴仙说。

  圆梦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对象涉及广南县的17个乡镇,共1878户8783人。为了让群众搬迁后稳得住,去年7月,这里成立了圆梦社区委员会,采取挂包帮扶人、志愿服务者一对一为搬迁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搬迁服务、入住服务和习惯养成等服务。

  “针对社区入住群众涉及壮、苗、彝等11个少数民族的状况,社区班子配备了相应的民族干部,方便交流。”社区党委副书记侬庆昌介绍,社区设立一个党委会,下设4个党支部,130名党员分别带头帮助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作为20栋的楼栋长,住户周金坤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帮助社区收集楼内住户信息、务工就业信息宣传、矛盾调解等。

  像他这样的楼栋长,社区38栋楼每栋1名。

  楼栋长只是社区管理的一环。“我们实行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成了6个片区。”侬庆昌介绍,每个片区又按照就近原则和人口情况分为12个小组,小组里又有若干楼栋长,“实现精细、精准管理。”

  “社区旁的民族中学9月份即将投入使用,预留了幼儿园的建设用地,就近可上学。”侬庆昌说,如今,圆梦社区还配套了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了商业网点、菜市场、超市、电商服务站等生活服务设施。

  “来到这里,买东西、打工更方便了,更好在。”李兴仙说。新家更宜居,日子更有奔头。

  可发展 产业能致富

  修水沟、平整土地……岜夺新村外,一块500亩的苗圃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将来这里将打造为苗圃小镇,育果苗等销往外地。”省纪委省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徐以民说。

  他为岜夺新村算了两笔收入账,一是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二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到时候苗圃可解决用工上千人。”

  发展特色养殖业,岜夺村成立了广南县豪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方式保障岜夺村151户贫困户都有产业覆盖,牛场每年分出45万元作为贫困户共同产业分红资金,大量收购农户种植的青贮玉米,大幅度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同时,打造村委会试种基地22亩,种植百香果、红蜜桃,软籽石榴等。“我们还发展林下种植中草药30亩试种基地,发展集体经济种植柠檬10亩,现已经开始挂果,长势极好,预计后期可以推广种植。”岜夺村党总支书记吴贤武信心满满。

  “短期能脱贫、中长期稳定致富”,省纪委省监委驻村工作队结合村庄自然资源条件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帮助村里改造老油茶600亩、新植油茶900亩,同时巩固发展甘蔗种植2100亩。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贫困户,贫困户以参与种植养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和务工等多种形式参与,有了稳定可增收致富的产业。

  而在圆梦社区,去年以来,这里组织了3场专门针对住户的招聘会。“都是从广东、浙江等地来的企业。”侬庆昌介绍,最近的一次招聘会是3月14日举办的,招工三四十人。

  “社区帮助联系就业岗位一批、鼓励外出务工一批、协调扶贫车间进驻解决一批……”侬庆昌说。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目前,圆梦社区已引进行致远鞋业、云南宏发鞋业圆梦社区扶贫工厂、美郎手工刺绣厂3个扶贫车间。

  “其余的就近就地推荐到广南(国际)鞋服城、县城内从事灵活就业工作,达到每个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侬庆昌表示。(《云南纪检监察》杂志)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