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今年以来,广南县坚持科技与黑木耳生产有效结合,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从菌棒加工、原种培育、大田栽植到市场销售的闭环式科技支撑,通过在菌棒生产、木耳采摘等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指导,保障了木耳产量和质量,帮助企业和农户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产生效益,促进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眼下,正值黑木耳菌棒生产关键时期,在广南县董堡乡穿龙山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娴熟地操控着菌包机,装料、套袋、出菌包等各项工序有条不紊,确保今年7月底前完成今年“冬耳”菌棒生产目标。
工人赵琼凤:“现在用这个机子来将这些料装进袋子里面,我们拿去下种后就可以下地了。”
据该菌棒生产车间的负责人介绍,以前采用半自动菌棒生产工艺,需要大量人工,每天只能生产七八千棒菌棒,现在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以后,大大提高菌棒生产的工作效率。
菌棒加工车间负责人周珠银:“之前我们采用的都是半自动化生产,需要很多的人工,效率提不上来,每天就是能生产7、8千棒,各方面的效率效益都上不来。这种对我们的生产有影响,今年我们引进新设备采用机械化生产,每天的生产效率在1万棒左右,大大提高效率,省了很多的人工。”
种植黑木耳,关键在菌种,菌种好,黑木耳产量才高。该生产车间从省外引进专业人员人才和专业设备,转攻黑木耳制种环节,改变制种方式,创制和选育了适合广南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当地黑木耳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菌棒加工车间木耳制种技术员 李建坤:“现在我们这种液体菌种是目前在食用型菌制种机中是最先进的,比如说液体菌种一是发菌速度快,缩短制种的时间,二是活力强比固体菌种好,原来固体菌种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用了液体菌种后就是5天时间,菌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而在养棒室内,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菌棒,而部分菌棒已经开始长菌丝了。
菌棒加工车间负责人周珠银:“今年我们生产的第一批种子采用的是液态接种菌棒,大概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左右就可以下田了。”
据了解,该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生产车间从今年年初,添置菌种生产机械化设备,全新升级改造菌种培养室,全方位推广黑木耳生产标准化技术,以科技赋能,助推黑木耳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飞驰。(来源:广南融媒记者胡 俊)
2023年06月14日 12:03
2023年06月14日 11:49
2023年06月14日 11:14
2023年06月14日 10:55
2023年06月13日 18:20
2023年06月13日 17:46
2023年06月13日 16:20
2023年06月13日 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