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洲: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1-13 18:14:4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自2008年至今,罗金洲当了10多年的人大代表,从最初的广南县黑支果乡、曙光乡、珠街镇的乡镇人大代表,到后来广南县人大代表、文山州人大代表。期间,他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发挥代表作用,长期致力于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事业,在人大代表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是名副其实的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驱动者。由于成绩突出,他荣获多项殊荣,获得县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协委员、优秀党政领导等荣誉称号。

  积极作为为群众发声

  工作期间,罗金洲经常走访群众,收集群众诉求,尤其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他经常与贫困户话家常,交流脱贫致富办法,探讨发展产业的条件和方向,整理形成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交。

  在代表分团讨论时,积极为群众发声,将群众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诉求合理合法提出来,得到代表团的支持和肯定。2019年2月在出席文山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罗金洲接受采访时说道:“脱贫攻坚工作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在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C、D级危房‘清零’的同时,要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高位谋划、精准推动,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增收难的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把这次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紧扣精准扶贫这条主线,立足镇情村情实际,发扬‘苦干实干加油干’的西畴精神,以铁的纪律、钢的意志和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务实作风,切实补齐工作短板,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经常向外界介绍珠街镇种植长冲梨的情况,及时将珠街镇的产业优势、发展思路和群众的意愿展示出来,积极争取省内外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为珠街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引进更多资源。

  亲力亲为带群众致富

  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的支持,立足全镇实际,罗金洲积极探索并采取“1+N”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长冲梨这一主导产业,协调发展中药材、紫洋芋、巴西菇、红薯、烤烟等种植业和蜜蜂、土鸡、黑山羊养殖等“短平快”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找准了产业发展的路子,还需要掌握好发展产业的技术。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罗金洲带领党政班子率先进村入户广泛收集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意向和技能培训意向,然后有计划、有规模地分批组织实施贫困劳动力产业技能培训。2018年以来,就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20个培训班,共培训建档立卡劳动力1144人,培训内容涵盖种养殖多种产业发展知识和技术。

  亲力亲为做示范、搞培训,带动贫困户产业致富。他以身作则,亲历亲为,不仅自己养蜜蜂,2018年5月还免费提供自己养的10多箱蜜蜂到镇上创建蜜蜂养殖示范点,并亲自给群众示范培训,大大提高了参训群众对科学养蜂技术的认识,参训群众纷纷表示一定将这份“甜蜜产业”做大做强,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培训结束后,他还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对参训群众养蜂情况进行长期跟踪提供技术帮扶,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养蜂的热情。截至目前,全镇养蜂户约500余户共1600余箱,其中10箱以上养蜂户20余户,户均年收入2000余元。

  高位谋划推进产业扶贫

  初到珠街镇,罗金洲就把发展长冲梨产业摆在产业脱贫攻坚战的制高点,依托上海静安区援建长冲梨产业合作发展项目资金共810万元,建冷库、建交易中心、建苗圃基地,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做强做大长冲梨产业。并探索举办首届彝家长冲梨旅游文化节、首届“句町贡·长冲梨”梨花文化旅游节暨梨花文化节;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了500亩长冲梨示范基地,带动群众新植5000亩。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变粗放农业为精细化农业,农民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实现高矮间种、长短结合的现代立体农业。同时,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投身打赢“产业覆盖歼灭战”。他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研、考察学习研究谋划全镇产业布局,通过实施高峰牛、生猪养殖、长冲梨种植项目,已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16户5538人增收。

  对于产业扶贫,罗金洲心中还谋划了更宏大的计划,他计划将长冲梨打造成广南县著名水果品牌,将长冲梨产业推向全省,辐射全国,最终实现珠街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计划3年内将长冲梨打造成珠街镇脱贫增收支柱产业、广南县高原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建成“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基本实现“镇有示范、村有基地、户有果园”的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长冲梨种植1万亩以上,实现贫困劳动力镇内就近就业200个岗位,带动贫困户1225户5856人就业,年均创收1亿元,实现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全镇80%以上贫困户顺利脱贫摘帽,为实现全镇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广南人大办)

责任编辑:王立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月10日,西山区教体局、昆一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泸水市,正式签订对口帮扶泸水市第一中学协议。

2023年06月14日 11:36

6月13日,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宣布本届马拉松将于6月24日上午8:00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

2023年06月14日 11:14

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磨憨边检站已验放超39个国家和地区,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

2023年06月14日 10:55

近日,在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昆明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承建单位国科智融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基

2023年06月13日 18:20

6月9日,香格里拉检察院联合香格里拉市公安局、香格里拉市法院、香格里拉市司法局,邀请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部分学生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展以“

2023年06月13日 17:46

6月13日,“红色文化体验馆媒体行”活动在昆明举行,云南各大主流媒体走进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6号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在体验科技与红色文化创新碰撞的同时,

2023年06月13日 16:20

6月12日,盘龙区第二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的决赛在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15:35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日落下帷幕。伊朗的地毯、印尼的咖啡、巴基斯坦的玉器……走进展馆,观众既可以观赏精彩表演,还可以现场购买特色

2023年06月13日 15:14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贵南高铁”)6月12日开始全线拉通试验,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检测。

2023年06月13日 14:24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蒋天云向全国游客朋友发出了“来文山吃绿色食品、住特色民俗、看绝色美景、享健康人生”的盛情邀请。

2023年06月13日 11:3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