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学本领 返乡创业扶百姓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12-27 14:59:4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外出打工学本领返乡创业扶百姓——记广南县“双带”农村青年杨仕勇


  在广南县,有一个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放弃“铁饭碗”工作,开启了长达14年的打工生涯。他富裕后,返回家乡创业,带领乡亲摆脱贫困,共同致富。他就是现任广南县益新蜂业协会会长、广南县益新蜂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广南县谦益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仕勇。

  外出打工学技能

  1981年11月出生的杨仕勇,老家在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委会哪幕村小组。

  2001年7月,杨仕勇从文山州技工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广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工作,还没到单位报到,就带上简单的行李,只身前往昆明,开启了长达14年的打工生涯。起初,做的是与学业相关的水电工。后来,先后任中国宝安集团云南公司工程主管及项目经理、四川省攀枝花友邦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助理、昆明雨龙家具城董事长助理、中国昆明泛亚国际林业产业园项目经理。他干一行,钻一行,边工作,边学习,不仅掌握了多门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先后成为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企业经理人、施工管理经理人等,同时还获得了多项技能证书,而且还完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函授大专学习,取得了毕业证书。他经过14年的打拼,从一个卑微的打工仔,变成了一个一人之下、几千人之上的企业高管;从月薪800元,奋斗到年薪百万元;在省会昆明购买了房产,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每当他回老家过年,看到父老乡亲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场面,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经过决裂的思想斗争,毅然决然放弃在昆明的企业高管工作,返回家乡广南县创业,带领乡亲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返乡创业选产业

  2015年6至12月,杨仕勇外出学习胡蜂养殖技术,求教于中国胡蜂之父—郭云胶教授。学成后,他于2016年1月租用广南县莲城镇丰收水库库区范围,开始建设胡蜂养殖基地及办公室。创业之初,除了砌砖请人外,其余基建活,都是他与两位合作伙伴亲自动手。3月,从广西引进胡蜂王,开始胡蜂养殖,培植胡蜂基地5个,野化基地50多亩。11月,创办了广南县谦益胡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7年1月,胡蜂养殖产业首次被列为全县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项目,带动董堡乡4个村委会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胡蜂1000群。在短期内,每户档卡户获得1800元的收益分成。但是,由于胡蜂养殖技术难度高,老百姓不易掌握,且一次投入,只获利一次。加之,胡蜂野性强、毒性大,破坏生态严重。8月,在县关工委顾问、县老科协会长陈兴文倾力帮助下,根据广南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杨仕勇与合作伙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放弃胡蜂养殖,发展中蜂科技养殖。从莲城、董堡等乡(镇)山上引诱野生蜜蜂入巢,开创了广南县中蜂科技养殖的先河,建成了中蜂科技养殖基地。11月,注册成立广南县益新蜂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获批中蜂科技养殖产业扶贫项目3个,带动广南县董堡、莲城、旧莫、篆角等4个乡(镇)13个村(社)7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成中蜂科技养殖示范基地12个,养殖中蜂优质种群2760群10690脾。年末,莲城、董堡两个乡(镇)3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16万元的收益分成(2019年未到分成时间)。此外,还带动砚山、西畴、文山2000户档卡户,发展中蜂科技养殖产业。11月3日,县委书记芶开波到合作社总部基地进行专题调研。要求到2020年,中蜂科技养殖项目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户;到2023年,全县中蜂产业要覆盖到10万户。按照芶书记的要求,完成《广南县中蜂养殖产业(2018~2025年)发展布局规划》,上报县农科局。正在申报2019年中蜂养殖扶贫项目3个,涉及莲城、篆角、者太3个乡(镇)10个村(社),带动档卡户1015户,将建设中蜂科技养殖示范基地42个。在项目未正式批复之前,已建成中蜂养殖基地9个,养殖中蜂优质种群1265群4765脾。待项目审批后,抓紧建设其余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务工人员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获得合作收益分成81.20万元/年、务工收入378.00万元/年、辅助蜜源收入60.90万元/年。计划到2020年,带动建档卡户1万户,到2023年,中蜂产业覆盖10万户,在物流园区建设蜂产品加工厂。届时,将带动就业500人,每年实现劳务收入2100万元。

  实践证明,中蜂科技养殖,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养殖技术难度小,老百姓相对容易掌握。且中蜂毒性小,传花授粉能力强,既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中蜂科技养殖项目,是一项真正的低投入、高回报、省劳力、无污染的空中绿色环保产业,是助推精准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

  技能培训促就业

  为切实提升中蜂养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能力,扶持其稳定脱贫,实现培训一批,创业或就业一批,帮助其实现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奠定基础。企业从农村实用技术需求出发,以中蜂科技养殖产业为优势,杨仕勇与广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中蜂科技养殖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被乡(镇)政府列为中蜂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覆盖,且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中蜂科技养殖短期实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大纲要求,采取理论教学与实地操作体验教学相结合的办法,开展蜜蜂生物学特征、养蜂常用管理工具、养蜂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四大板块66项内容的培训,重点进行实践操作。每期培训不少于5天。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共开展中蜂科技养殖短期实用技术培训55期,参训2243人(次),通过培训,农户了解中蜂养殖日常管理技术,并学会了基本的操作要领,目前带动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就业创业145人,为广南县脱贫攻坚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荣誉面前更发奋

  杨仕勇的企业始终以“发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方百姓,传授一门技能,造福一个家庭”为宗旨,采取“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户”五位一体的发展运作模式,得到了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普遍认可,尤其是得到县关工委顾问、县老科协会长陈兴文的特别关爱,荣获了不少荣誉。2018年8月,中蜂科技养殖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创翼云南”创业大赛“创翼之星”、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创翼云南”创业大赛“全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选拔赛暨首届“创翼云南”创业大赛“创翼之星”;2018年11月,合作社被广南县科协授予“科普示范基地”,被广南县人社局、财政局、扶贫开发局授予“扶贫车间”;2019年6月,合作社被省老科协授予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单位”。2017年10月,杨仕勇荣获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社会扶贫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3月,荣获文山州2018年“创业兴州 梦想起航”创业大赛广南县赛区一等奖、文山州2018年“创业兴州 梦想起航”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2018年11月,被省科协、省发改委授予“先进个人”;2019年4月,分别被共青团云南省委、共青团文山州委授予“云南青年五四奖章”“文山青年五四奖章”殊荣;2019年6月,被文山州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聘请为“创业导师”。他以上述荣誉作为新的起点,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心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创新发展在路上

  为将企业做大做强,把中蜂科技养殖的产业链延伸,让农户有一个稳定的靠山,形成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提高附加值,为蜂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杨仕勇与中国农科院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并在广南建立院士工作站,已在物流园区签订25亩蜂产品加工用地协议,建设“句町古国贡蜜”园区、中蜂文化体验观光园区,进行蜂产品深加工和科研试验,正在做前期项目规划设计,拟建食品(蜂蜜、巢蜜、蜂王浆、蜂花粉)、日用品(香皂、口红、唇膏、面膜)生产线,把广南百花土蜂蜜打造成“句町文化”系列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蜂产品附加值,提升“广南土蜂蜜”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推动“广南土蜂蜜”走向全国市场,把中蜂科技养殖产业发展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文山州关工委)

责任编辑:王立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月10日,西山区教体局、昆一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泸水市,正式签订对口帮扶泸水市第一中学协议。

2023年06月14日 11:36

6月13日,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宣布本届马拉松将于6月24日上午8:00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

2023年06月14日 11:14

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磨憨边检站已验放超39个国家和地区,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

2023年06月14日 10:55

近日,在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昆明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承建单位国科智融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基

2023年06月13日 18:20

6月9日,香格里拉检察院联合香格里拉市公安局、香格里拉市法院、香格里拉市司法局,邀请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部分学生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展以“

2023年06月13日 17:46

6月13日,“红色文化体验馆媒体行”活动在昆明举行,云南各大主流媒体走进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6号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在体验科技与红色文化创新碰撞的同时,

2023年06月13日 16:20

6月12日,盘龙区第二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的决赛在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15:35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日落下帷幕。伊朗的地毯、印尼的咖啡、巴基斯坦的玉器……走进展馆,观众既可以观赏精彩表演,还可以现场购买特色

2023年06月13日 15:14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贵南高铁”)6月12日开始全线拉通试验,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检测。

2023年06月13日 14:24

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蒋天云向全国游客朋友发出了“来文山吃绿色食品、住特色民俗、看绝色美景、享健康人生”的盛情邀请。

2023年06月13日 11:3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